铁死亡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进展
刘乃玮1 李静2 杨琪1 何玥3 崔红梅4*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二部, 兰州 730050; 3文水县中医院康复科, 吕梁 032100; 4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一科, 兰州 730050)
摘要 :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 PE)是妊娠期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 其发病机制复杂且未完全明确。近年来, 铁死亡作为一种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被发现与多种疾病相关, 包括PE。该文综述了铁死亡的机制, 包括铁的消化吸收及代谢过程、铁死亡的主要途径(铁代谢、脂质过氧化、GSH依赖性抗氧化途径)和新兴途径[线粒体ROS-氧化应激–自噬途径、FSP1-CoQ10-NAD(P)H通路等]。同时, 深入探讨了铁死亡在P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如胎盘中铁的转运异常、铁死亡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以及氧化应激与铁死亡的关联等。此外, 还阐述了铁死亡在PE预测和治疗方面的潜在价值, 包括新的生物标志物的识别以及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尽管目前铁死亡与PE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 但明确铁死亡的机制对于深入理解PE的发病机理以及开发有效的诊断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为未来的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