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刊浏览 > 第47卷, 第3 期

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陈诗璐 李硕 黄雨华 云径平*

(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鼻咽癌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广州 510060)
摘要 :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发生于肝内胆管系统的恶性肿瘤,也是肝脏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 因其侵袭性强、手术可切除率低及目前的治疗方法有限, 患者预后较差。近数十年, 全球ICC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大约50%的病例发病危险因素尚不明了。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与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癌(EBV-associated ICC, EBVaICC)在病因学、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及潜在治疗策略等方面均与非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癌(non-EBVaICC)存在差异。该文将综述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癌的病理学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CSTR: 32200.14.cjcb.2025.0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