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衣原体发育周期的调控研究
吴琪1 凌筱茜1 李娜2 张克2 乌日汗2,3*
(1扬州大学医学部(中医药学院), 扬州 225009; 2扬州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扬州 225009; 3核酸与细胞命运调控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 扬州 225009)
摘要 :
沙眼衣原体是专性胞内细菌, 必须在宿主细胞内分化、复制和再分化以进行其发育周 期。沙眼衣原体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包含两种在功能和形态上截然不同的存在模式。第一种存 在模式叫原体(elementary body, EB), 具有感染性, 但没有繁殖能力, EB进入宿主细胞6~8小时后转 化成第二种存在模式, 称为网状体(reticular body, RB)。RB没有感染性, 但可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分 裂繁殖, 最后再分化为EB, 进一步成熟后释放到细胞外, 进行新一轮的感染。沙眼衣原体的基因组 大小为1.04 Mb, 编码约900个蛋白, 其中包括十几个调控因子。早期基因在EB感染宿主细胞后开 始转录, 中期基因在RB复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晚期基因则在RB分化为EB时表达。沙眼衣原体的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复杂, 涉及转录因子和σ因子, 这些因子通过感知环境和代 谢信号来调控基因表 达, 确保沙眼衣原体适应不同的生长阶段。沙眼衣原体在不利条件下可以进入“持留”状态, 形成体 积增大且不分裂的RB, 这种状态的RB在条件改善后可逆转为正常的感染性EB。该综述主要总结 了随着时间的变化沙眼衣原体整个发育周期发生的主要事件, 以及其通过基因转录调控每个环节 的机制。另外, 该文阐明了转录因子通过调控基因表达使沙眼衣原体适应生长环境变化的机制。




中文版
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