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9AP为EBV感染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受体
李燕 曾木圣*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鼻咽癌诊断与治疗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广州 510060)
摘要 :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感染全球超过90%以上的人群, 与多种疾病相关, 包括: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既往的研究发现, EBV利用不同的糖蛋白–受体相互作用来感染两大主要宿主细胞: 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然而, gH/gL和gB糖蛋白对病毒侵入这两种细胞类型均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 针对gH/gL的特异性抗体AMMO1能够有效抑制EBV对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感染, 是否存在可同时介导EBV进入这两种宿主细胞的共同受体一直未知。针对此问题, 该团队利用EBV高效感染模型, 通过文库筛选发现R9AP(RGS9 anchor protein)在EBV进入上皮细胞和B淋巴细胞中均为必需。进一步研究表明, 在上皮细胞中R9AP协同EphA2(ephrin receptor A2)与EBV糖蛋白gH/gL相互作用, 在B淋巴细胞中R9AP协同HLA class II与EBV糖蛋白gp42/gH/gL相互作用, 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膜融合过程。此外, 研究还发现R9AP衍生短肽及单克隆抗体可显著抑制EBV感染, 提示R9AP可作为EBV的潜在预防和疫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