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刊浏览 > 第35卷, 第12 期

非编码RNA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李 群1 陆达锴1 崔 翔1 夏 天1 沈志森2* 郭俊明1*
1宁波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浙江省病理生理学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宁波 315211; 2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李惠利医院耳鼻喉科, 宁波 315040
摘要 : 喉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喉癌患者吞咽、呼吸及发音功能均可受到严重影响, 患者经受“有苦难言”的折磨, 生活质量极差。因此, 揭示喉癌发病的分子机制, 以期提高喉癌早期诊断水平和防治效果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近年来,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转录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与喉癌发生相关的非编码RNA先后被发现。实验证明, 一些短链非编码RNA(如: 上调的miR-16、miR-21、miR-106b和miR-1297, 下调的let-7a、miR-1、miR-24、miR-34a/c、miR-137、miR-203和miR-206)以及长链非编码RNA(如: H19、HOTAIR和MALAT-1)均被发现参与了喉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它们发挥着促癌或者抑癌作用, 影响细胞的增殖、浸润、转移和凋亡。这些非编码RNA将有可能为喉癌诊断和治疗分别提供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